close

台積電首次開放媒體進入廠區無塵室參訪,地點選在南科14廠,這是全球最大的12吋晶圓廠,首度曝光。

據說,韓國媒體對台積電的超大晶圓廠,興趣之高難以想像,投了無數採訪請求,

但台積電為了嚴守機密,從未同意韓國媒體採訪。

《遠見》記者親自體驗進無塵室前嚴密程序,除了身上的衣物鞋襪外,其他物品都不得帶入無塵室。

首先,先經過金屬探測門確認一切淨空,接著到自動洗手區,把手伸進小洞,就能自動洗手、烘乾。

著裝時刻來臨,工作人員協助穿上無塵衣、無塵靴,還要戴上口罩及手套,只剩下眼睛露在外頭,

每個人都像極了要上外太空的太空人。

進入無塵室,就像進入未來世界,頭頂上佈滿三、四層軌道,上有載送晶圓的小車來往,會自動會車、加減速。

交通最忙碌的交會口,每小時有1200輛自動車經過,比台南假日的交流道的車流還要更繁忙。

這座自動化搬運系統,光是錯綜軌道就有43公里,超過台北到桃園的距離,

遠遠看就像車子都飛在天上,壯觀至極。

每天晶片的運送輛能達到60萬次,是台北捷運載客量的7.7倍,而每台小車造價都是一台進口車那麼昂貴。

導覽人員一一介紹製程手續,從光學顯影、乾式蝕刻、溼式蝕刻、化學及物理氣相沉積,

更領著大家參觀曝光機模擬情境,每一道功續、每一個步驟,都務求精準。

以蝕刻程序為例,精準度等於從台北到高雄劃一條直線,卻僅有0.1公分誤差。

偌大晶圓廠內,工作人員並不多,大部分的生產線員工,只要坐在電腦前遠端監控,

就能知道每台機器的運作狀況。

幾個月後,台積自動化程度會更提高,一個工作人員能管理75台機器,

甚至許多人員也不必再穿著無塵衣包的密不透風,

而可以在辦公室裡搖控,舒坦許多。

在半導體製程微縮上,台積一直站在世界最前端,目前台積電在28奈米市佔率達到全球9成以上,

明年第一季20奈米製程將進行量產,到了第二季就能有正式營收,20 奈米生產基地,

無塵室面積更將是前一期的1.4倍,會再創下全球最大單一無塵室的紀錄。

柏克萊前校長、已經80幾歲的Robert Birgeneau博士,參觀期間連走兩個小時的路也不喊累。

一輩子都在半導體業的他驚呼,

「從沒看過這麼大的晶圓廠,來看一次真的很值得!」


要進到無塵室工作,就必須像跟這位工作人員一般,全副武裝,不只穿上無塵衣、還得配戴口罩和手套,

只剩下眼睛露在外頭,因為只要一點點微塵,就會大幅影響晶圓良率。

台積電十四廠無塵室天花板上佈滿軌道,是全自動的晶圓搬運系統(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整座廠裡軌道總長度可達43公里,比台北到桃園(約35公里),還要遠上不少。


位於南科的台積電14廠,是全台灣首座綠建築鑽石級半導體廠房,

辦公區裡還有四層樓高的植生牆,天窗灑下自然光,綠意盎然。

點我看原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介 的頭像
    小介

    蘇小介的網誌

    小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